文化差异
马来西亚为君主立宪制国家,主要由马来西亚人、华人和印度人三大民族组成。人口比例为:土著(马来人及原住民)61.98%、马来西亚华人20.64%、马来西亚印度裔6.24%,其他人口占0.90%,非国民10.26%。
◼温度气候马来西亚是一个热带国家。全年气温较高,平均温度高于25℃,所以在马来西亚生活,只需要一两件相对厚的外套足以御寒,建议多准备夏装,比如衬衫和t恤。另外,马来西亚下雨较频繁,必须准备好相应的雨具。
◼语言环境马来西亚的人口构成比较多元:有本土居民,有国外移民。虽然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是马来语,但是在境内英语的普及率非常高,而且马来西亚还有不少华裔,中文也是常见语言,所以即便是不会马来语,也可以无障碍交流。
◼交通状况马来西亚的交通已经发展的非常完善了。在城市中,使用得最多的,还是公共交通,即公交车和地铁,基本上可以带你到达想去的任何地方,无论是车次和路线,都非常完善。此外,马来西亚还覆盖了Grab打车系统,可以提供接送服务,非常方便快捷。
◼物价水平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物价水平,基本上和国内的一线城市物价水平相差无几,甚至还要低一些。日常的一日三餐消费水平也不高,如果自己做做饭,还会更便宜一些。
交通的话费用也与国内二线城市相当,地铁实行分段计价,从0.8—3.0令吉(或译林吉特)不等,市内公交的话全程票价0.5—2.0令吉(令吉与人民币汇率为1:1.53左右)。
◼生活及饮食方面1.马来人禁烟,不吃猪肉、死物或动物血液。以米饭、糯米糕点等为主食,用餐习惯是用右手抓饭进食。2.饮食习俗禁酒,因此在用餐时,一般不用酒来招待客人,饮料多为热茶、白开水或椰汁。3.在马来餐厅用餐时若看到餐桌上有一个大大的水壶时,别误以为是装着饮用水的茶壶,其实里面的水是用来洗手用的。一般马来人都是用右手抓饭来吃,所以用餐前及用餐后洗手是马来人餐桌上的礼节。4.用餐时一般不坐在椅子上,而是把食物放在席子上,围坐而食,男人盘腿,女人跪坐。上了年纪的妇女可以像男人一样盘腿而坐。5.给小费在马来西亚并不普遍。因为在酒店与餐馆,帐单上已附加一项10%的服务费,所以不必给小费;若帐单上注明要另付服务费,则需要付大约10%的服务费。6.如果有商务活动的话,最好是每年的3月至11月,因为大多数马来西亚商人于12月到次年2月休假。7.在公共场合,马来西亚人的衣着不得露出胳膊和腿部。不穿黄色衣服。8.在大马,汽车靠左行驶。
◼文化习俗方面
1.勿用食指指人,正确的指法应该是是以右手的拇指及其余四手指合于掌心。
2.对女士不可先伸出手要求握手。
3.不要把脚底展露在他人面前(被认为是对人的辱骂)。
4.头是被认为最神圣的部位,不可触摸他人的头部,此外,背部也是禁止触摸的。
5.马来西亚人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年龄,若问年纪会被视为不礼貌。
6.马来西亚人的禁忌的数字是:0、4、13。
7.忌讳使用猪皮革制品,忌用漆筷(因漆筷制作过程使用了猪血),忌谈及猪、狗的话题。
8.马来西亚人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,不能用左手为别人传递东西,在不得不用左手时,一定要说声“对不起”。
9.参观回教堂须注意非回教徒入堂前需脱鞋。到寺庙参观时,女性注意穿着不可暴露手臂和双脚。不得从正在祷告的回教徒面前走过。未经许可,不得拍照,不得触碰《可兰经》(即《古兰经》)。
10.在黄昏时登门拜访是不受欢迎的,因为这时穆斯林都要做祷告,晚上拜访通常应在八点半以后。
11.马来西亚不禁止一夫多妻,所以不要随便闲谈他人的家务事。